這天的行程如下:京都駅(公車100號)→清水寺(步行)→地主神社(步行)→二年坂、三年坂(步行)→圓山公園(步行)→八坂神社→永觀堂(步行)→南禪寺→祇園花見小路→飯店
這行程看起來就是一整個走到死的行程,但是和四月那次賞櫻的第二天行程比起來簡直是一塊蛋糕啊。而這已經算是我們這次旅行跑最多地方的一天了,看來上次賞櫻真的是拼了命的衝衝衝呀。
▲第二天的行程約略路線
清水寺應該是每個到京都旅行的人都會來的景點,網路上介紹清水寺來龍去脈的網站應該也是多如牛毛,而且我好像也有在某一次的遊記裡面貼了維基百科的資料過來,不過還是貼一下清水寺的官網好了。接下來就直接來貼清晨的清水寺,少了如織的遊客,更顯出古都風情與清水寺的靜謐氣氛。
▲看看這幾乎淨空的清水道,這可是起大早才看的到的唷。
▲即使是賣七味粉的店街櫥窗,也充滿了濃濃的聖誕氣息
▲由此去往二年坂、三年坂
▲京都的扇子,花樣真是多采多姿。
▲仁王門
▲仁王門
▲沒人的清水寺是多麼靜謐啊
▲清水寺外
▲我還是喜歡拍繪馬
▲清水寺-清水舞台外
▲用來敲鑼的繩子
▲這好像是清水寺供奉的主神吧?!不太確定
▲清水寺的全景
▲每個到清水寺的人好像都會從這個角度拍一張,不過這張似乎是失焦了。
▲畫面中三個阿宅正在選御守
離開清水寺後,順路來到旁邊的地主神社,雖然來過清水寺多次,可是從來沒有進來地主神社參拜過,這次三個阿宅特地進來這裡祈求良緣。而我,只是純粹來記錄三個宅男的攝影師而已。
然後,來介紹一下地主神社:在京都,祈求良緣最具歷史的聖地非地主神社莫屬。 深受年輕女孩及情侶歡迎的地主神社,主祀戀愛之神-大國主命,還供奉祓除門大神、幸福羅、栗光稻荷等多位神明。除了祈求良緣外,亦可在此祈求消災解厄及金榜題名等。除了信眾口耳相傳的靈驗事蹟外,每年春天盛開的「地主櫻」為神社增添無盡繁美,相傳當年使嵯峨天皇特地折返的原因,正因地主櫻之美令人魂牽夢縈,因此享有別名「回車之櫻」(車返しの桜)。也使地主神社被譽為京都的櫻花名勝之一。
雖以祈求良緣聞名,然而據說在早期,地主神社是為了祭拜守護清水寺的神明而建立,至日本明治時代初期才從清水寺獨立出來。地主神社的悠久歷史可回溯至日本的神話時代,附近地區自古被稱為「名勝蓬萊山」,從京都盆地還充滿湖水的時代,蓬萊山便是陸地,以「長壽不老的靈山」受信徒虔誠信仰。
現存的殿宇,是1633年(日本寬永10年)由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重建。正殿的建築風格被稱為「雙堂」,屬於日本奈良時代(也是日本最古老的)建築風格。包括正殿、拜殿、大門以及寺廟整體,都被指定為日本國家重要文化遺產,也被登記為世界文化遺產。拜殿天花板的龍畫是日本著名畫家狩野元信之作,無論由哪個方向來看,觀賞者都有自己被龍注視之感,「八方盯視的龍」因而得名。還有這隻龍每天晚上會溜去喝音羽瀑布的水的相關傳說,十分有趣。
地主神社祭祀許多神明,包括消災解厄的「祓除門大神」;祈求幸福的「幸福羅」、「技藝進步之神」、摸了可以金榜提名的「觸摸大黑」及「托福明神及祈願杉」、祈求生意興隆的「栗光稻荷」、「灑水地藏」、「良緣大國」等。傳說只要參拜「托福明神及祈願杉」,則必可實現1個願望。不知從何時起被稱為「托福明神」的神祇,後面有棵古老杉木,據說古代有許多人在此舉行丑時參拜(丑の刻詣り),因此在古杉上留存無數釘子的痕跡。
此外,神社裡有對「戀愛占卜石」,自日本繩紋時代流傳至今。「戀愛占卜石」彼此相距10公尺,相傳若能閉著眼睛從一邊的石頭走到另外一邊,兩人的戀愛便會如願以償;要是花了點時間才能到達對面,則這段緣份也會花點時間才到;若必須由朋友在旁提示才到達,意思要靠他人才能得良緣。日本室町時代的作品「清水寺參拜曼陀羅」中曾有相關情境描述,可見歷史之悠久。此外,地主神社的神籤的數目是日本第一,護身符的種類也很豐富,是這裡另一特色。
上述資料來自日本見聞錄
▲那隻兔子很搶戲啊 XD
▲種類繁多的各式御守、護身符
▲透過繪馬看清水寺
▲祈求良緣的宅宅之一
▲祈求良緣的宅宅之二
▲求完良緣之後抽到的兇之籤,宅宅之一很悶 XD
▲被列為日本十大名泉之首的音羽瀑布,有延命水之稱。我絕對不是要拍正妹的 *強調
▲想不到在十二月底的聖誕節前,還可以看到零星的楓紅
▲背景是清水舞台的梁柱
▲這比去年特地來賞楓看到的楓紅還漂亮,真是太犯規了
離開清水寺,延著清水道往下走來到三年坂、二年坂。遊客不多,店家已經開始開門營業,正是可以細細品味二年坂三年坂的好機會。
▲這是一家賣日本人偶店的招牌。由於我一直覺得各式人偶頗有邪氣,所以只拍了招牌沒有入內參觀。
▲熱氣蒸騰的包子,一個要價四百隻羊
▲行人稀疏的二年坂、三年坂
▲可愛的櫥窗設計。既有京都的古樸也有聖誕的氣氛
▲超可愛的娃娃,可是我忘了這家店是賣什麼的了
走著走著就把二年坂、三年坂逛完,走著走著就慢慢晃到圓山公園去了。說慢慢晃真的是慢慢晃,期間我還藉故去跟一個穿和服的妹問路,科科。
▲這位就是被我問路的和服妹
▲圓山公園內著名的櫻花女王,來年春天又會生機盎然了吧
▲這些枯枝都會在春天來臨時化成美麗的櫻花
▲又煙又酒的水獺
▲又煙又酒的水獺
▲不只清水寺,連圓山公園都看到楓紅
▲補償我去年來賞楓沒有看到的美麗紅葉
圓山公園走著走著就又走到八坂神社了。
八坂神社奉祀著「素戔嗚尊」、「櫛稻田姫命」及「八柱御子神」等神明。在日本神話中,素戔嗚尊是擊退代表所有災難的「八岐大蛇」拯救了櫛稻田姫命,也為民間帶來幸運,是十分偉大的神。關於神社的起源眾說紛紜,其一是大和時代,曾是高麗的使者-伊利之的後裔八坂氏,將奉祀在朝鮮牛頭山的「牛頭天王」移到日本為八坂神社的起源;另一種說法是歸化日本的八坂造一族以其祖神「感神院」為起源。然而自古以來,八坂神社供奉的確為「牛頭天王」(據說是佛教的守護神),在日本則認為「牛頭天王」即是「素戔嗚尊」。
根據廟方的記載,八坂神社創建於656年(日本齊明天皇2年),是平安建都前約150年。隨著平安都城的發展受到廣泛信仰,歷經多次分靈,在日本各地共成立了3,000餘間八坂神社,但因為1868年(日本慶應4年)的神佛分離影響,終於定名為「八坂神社」。
神社裡有15棵樟木樹,其中4棵為寢屋川市指定的保存樹。最大的樟樹高約15.85公尺、樹幹周長約7公尺、樹齡推算在650年以上,也有人說超過1千年,十分罕見。
除此之外,八坂神社舉辦的祭典亦聞名全國,號稱「京都三大祭典」之一。長達1個月的「祇園祭」起源自869年(日本貞觀11年)瘟疫流行時,為了消除災難祭拜牛頭天王為其前身;12月31日除夕至元旦早晨所舉辦的「朮參拜」(をけら参り)亦是知名活動。在這段期間,八坂神社會在「朮燈籠」裏點上「朮火」(祭拜過神明的凈火)。一般認為只要元旦時用「朮火」烤年糕,即可消除整年的災禍、免於病痛之苦,因此每年都有大批參拜者用「吉兆繩」取火,小心翼翼的帶回家。原本聖火用於火灶起火,但現在有灶的家庭極少,加上為了安全,早已明令「禁止攜帶朮火搭乘電車」的狀況下,唯有住在附近的居民,才可能把朮火帶回家。儘管如此,新年期間數萬人為了取朮火祈求平安,充滿活力的情景仍非常壯觀,是京都除夕特有的情景。
上述資料來自日本見聞錄
▲火紅的門,正是八坂神社的標誌
▲各商家祈願生意興隆的燈籠高掛
▲為了捕捉展翅的模樣,這隻鴿子被我追逐了一陣子 XD
▲八坂神社旁的緣結之神
▲人的願望真是無窮盡啊
離開八坂神社,就在附近的餃子の王將吃午餐。有了上次在餃子の王將吃到快吐的經驗,這次就很保守的只點了兩份餃子合共十二顆煎餃。吃飽之後稍事休息,就往永觀堂出發了。
上次來永觀堂是夜拜觀來賞夜楓,不過那時人很多,楓葉也沒有很紅,雖然燈光打得很漂亮,還是有些許遺憾,一直很希望有機會可以再去看一次楓葉。果然老天爺有聽到我的願望,這次來雖然是十二月底,不過還是讓我看到了永觀堂寥寥的漂亮紅葉,數量雖然不多,但是紅的讓人開心啊。
▲看這美麗的紅葉,上次來都沒這麼漂亮
▲對焦對到前方的樹幹上了 >"<
▲漂亮的紅葉,在嚴寒的冬天裡火紅的姿態
▲踩在冰冷的木地板上,腳底快凍僵了
▲永觀堂內
▲這張是這次拍的所有照片裡面我最喜歡的一張
▲蜿蜒而下
看完永觀堂的照片,來看一下永觀堂的介紹吧。
禪林寺俗稱永觀堂,岩垣楓葉等約3,000株楓葉樹遍佈寺院,自古以京都屈指的賞楓名勝聞名。
禪林寺坐落於形勢高低不等的山丘上,必須配合這地形配置各座殿宇,也因此造成了禪林寺獨特的風格。這些殿宇,有許多都是頗具歷史性,例如唯有在城堡或大名宅第才可以見到的總門及中門、保存禪林寺的正尊阿彌陀佛像的阿彌陀佛堂、格式設計如同五重塔的多寶塔、有「松鳥圖」及「群仙圖」等著名門畫的書院造方丈(釋迦摩尼堂)等,都是重要的歷史建築。殿宇之間以稱為「臥龍廊」的走廊連接,是因為臥龍廊是順著山的斜面所建,可以體驗彷彿在龍的身體裡面行走,是唯有來到禪林寺才可體驗的獨特經驗。
不僅是歷史文化建築,禪林寺另外也有值得觀賞的景點包括,悲田梅、三鈷松、水琴窟及辯天池等。據說永觀最後再也等不下去,就將梅樹的果實送給了貧窮的病人,這顆梅樹則被稱為悲田梅。三鈷松的三鈷代表了智慧、慈悲及真心,它的樹葉分成3辦,是顆非常珍貴的松樹,傳說只要拿著這松樹的葉子就可以得到3種福氣。水琴窟是產生悅耳的擊水聲音的樂器也是裝飾,用於日式花園或庭院,其聲音如此纖細、柔美又清澈、靜謐,像是來自地底的聲音。辯天池是楓葉名勝,秋日楓葉隨風飄舞,美不勝收。
禪林寺是淨土宗西山禪林寺派的總寺院,山號眾聖來迎山、院號無量壽院,正尊阿彌陀佛如來立像(重要文化遺產)的頭面朝向後面,因此稱為「回望阿彌陀佛」。另外,永觀堂是京都3間勸學院(學問研究所)之一,自古盡力於學問的追求。
855年(日本齊衡2年)空海的徒弟真紹購買了文學作家藤原關雄的宅邸遺跡作為寺院。當時京都禁止私人建設寺院,因此863年(日本貞觀5年),由當時的清和天皇取得「禪林寺」的寺號成為正式寺院。
禪林寺起先是真言宗寺院,在被稱為是興中之祖的第7代住持永觀(1033年~1111年)時開始逐漸轉變為淨土宗。禪林寺流傳著許多有關永觀的故事;1082年,當時50歲的永觀正一邊念著佛,一邊在阿彌陀佛如來附近徘徊時,阿彌陀佛如來突然由須彌壇走下,與永觀一起開始行走。永觀嚇了一跳後停下,阿彌陀佛如來則回過頭說「永觀太慢了」。從此阿彌陀佛如來的頭轉不回來,就以回過頭看的姿勢安置在正殿。因此,正尊被稱為「回望阿彌陀佛如來立像」;也有個故事說,正當永觀專心念佛時突然眾神明乘坐紫雲來迎接永觀,因此山號稱為聖衆來迎;又一個故事說,永觀不只推薦人民念佛,也在禪林寺裏設置藥王院救濟病人,因此禪林寺也被稱為永觀堂。
永觀之後,靜遍及西山派証空等將禪林寺完全改為淨土宗,禪林寺也就香火不絕。在應仁之亂等戰亂中雖稍微衰退,但經過第34代宏善及第37代果空等的努力,加上豐臣秀吉及德川家康等權力者的保護,殿堂等也逐漸被重建。
以上同樣來自日本見聞錄
繞完永觀堂後,步行到附近的南禪寺,這裡也是京都著名的賞楓名所。上次來因為時間太晚未能進庭院參觀,這次來了豈能錯過。
▲來這裡一定要拍的三門
▲琵琶湖引水道
▲楓林小徑沒有楓
▲不肯變紅的楓葉
▲不肯變紅的楓葉
▲不肯變紅的楓葉
▲賞楓時這裡應該會擠滿人吧
▲南禪寺外全景
▲南禪寺庭院全景
離開南禪寺搭公車轉往花見小路去體驗一下花街風情,當然,兩旁的料亭還是無緣進去,畢竟很多料亭只接待熟客之外,價格也是讓背包客的我們難以接近。
▲傍晚的花見小路,讓人以為我們回到平安時代
▲即便是郵筒也滿溢著思古幽情
▲花見小路
▲櫥窗設計也別具風格
▲在花鄉裡會否流連忘返呢?
逛完花見小路,回到祇園四條的路上,一行人已經飢腸轆轆。正在想著要去哪裡解決晚餐,就經過了一家鰻魚飯,我二話不說帶頭走進這家店裡,因為中午沒吃到鰻魚飯我不甘心。
想不到這家竟然是京都很有名的鰻魚飯專賣店「松乃」。當時我根本不知道,回來之後在網路上google了一下,跳出來好多blog食記才知道,誤打誤撞下吃了一間好料理,當然價格也很高貴。
▲看那油亮的鰻魚,讓人食指大動
吃完了鰻魚飯就回飯店讓奔波了一天的雙腳好好地休息了。總的來說,這一天的行程走了很多很多路,吃了好吃的鰻魚飯,拍了很多漂亮照片,京都的第二天,我很開心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本處留言採預設不管理,但是如有發現廣告訊息及與主題無關之留言一律刪除。